遼寧地區(qū)山藥草中藥材種植要點選地與整地山藥草適合在土層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中生長。遼寧地區(qū)的土壤類型多樣,一般選擇pH值在6 - 8之間的地塊為宜。選好地塊后要進行深耕,深度可達30厘米左右,將土壤耙細(xì)整平,同時結(jié)合深耕每畝施入腐
遼寧地區(qū)山藥草中藥材種植要點
- 選地與整地
- 山藥草適合在土層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中生長。遼寧地區(qū)的土壤類型多樣,一般選擇pH值在6 - 8之間的地塊為宜。選好地塊后要進行深耕,深度可達30厘米左右,將土壤耙細(xì)整平,同時結(jié)合深耕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000 - 3000千克作為基肥,為山藥草生長提供充足的養(yǎng)分。
- 繁殖方法
- 主要采用塊莖繁殖。一般在春季3 - 4月份進行播種。選擇健康無病蟲害、表皮光滑、芽眼飽滿的塊莖作為種薯。將種薯切成小段,每段要有1 - 2個芽眼,切口處蘸上草木灰或者多菌靈等殺菌劑防止感染。然后按照一定的株行距(株距20 - 25厘米,行距60 - 70厘米)將種薯平放于開好的溝內(nèi),覆土厚度約5 - 6厘米。
- 田間管理
- 澆水:山藥草喜濕潤但不耐澇。播種后要及時澆透水,以利于種薯發(fā)芽出苗。幼苗期應(yīng)保持土壤濕潤,但不能積水,以免造成爛根。隨著植株的生長,根據(jù)土壤墑情適時澆水,特別是在塊莖膨大期要保證水分供應(yīng)充足,一般每隔7 - 10天澆一次水。
- 施肥:除了基肥外,在山藥草生長過程中還需要追肥。當(dāng)植株長到30厘米左右時,每畝可追施尿素10 - 15千克;在開花前后,再追施一次復(fù)合肥,每畝用量15 - 20千克,以滿足其對氮磷鉀等多種元素的需求。
- 除草與培土:及時清除雜草可以減少養(yǎng)分競爭。在植株生長前期,可以人工除草,后期如果雜草較多,可選用安全有效的除草劑。隨著植株的生長,要進行培土,一般培土2 - 3次,每次培土厚度3 - 5厘米,以防止塊莖露出地面,影響品質(zhì)。
- 病蟲害防治
- 常見的病害有炭疽病、葉斑病等。對于炭疽病,發(fā)病初期可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 - 1000倍液噴霧防治;葉斑病可用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 - 800倍液噴霧。常見的蟲害有蠐螬、蚜蟲等。蠐螬主要危害地下塊莖,可在播種前用辛硫磷顆粒劑拌土撒施于播種溝內(nèi)預(yù)防;蚜蟲可用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 - 3000倍液噴霧防治。
- 采收與加工
- 一般在秋季地上部分枯黃后采收。采收時要小心,避免損傷塊莖。采收后的山藥草要及時除去泥土和雜質(zhì),然后進行晾曬或者烘干。如果是晾曬,要選擇通風(fēng)良好、陽光充足的地方,經(jīng)常翻動,直到干透;如果是烘干,溫度控制在50 - 60℃之間,烘干后的山藥草要妥善保存,防止受潮發(fā)霉。
列舉一些好種好賣的藥材品種,詳情電訊。
1.益母草
2.青蒿
3.甘草
4.當(dāng)歸
5.板藍根
6.白術(shù)
7.丹參
8.前胡
9.柴胡
10.蒲公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