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塔地區(qū)藥材種植方法主要包括選址、整地、選種與播種、田間管理等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
金塔縣地處河西走廊西端,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,晝夜溫差大,光照時間長,降水少且蒸發(fā)量大,這樣的自然環(huán)境為多種中藥材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。在選址時,要選擇土層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塊,土壤pH值以6.5 - 8.0為宜,并且周邊沒有污染源的地方。
整地工作是藥材種植的基礎,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時深耕滅茬,耕深達到30厘米左右,使土壤疏松透氣,風化熟化。結合深耕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3000 - 4000千克、磷酸二銨15 - 20千克作基肥。然后進行耙磨鎮(zhèn)壓,做到上虛下實,地面平整。
選種與播種也十分關鍵。根據(jù)當?shù)氐臍夂蚝屯寥捞攸c,可以選擇甘草、板藍根、枸杞等藥材品種。種子質(zhì)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藥材產(chǎn)量和品質(zhì),應選擇籽粒飽滿、色澤正常、無病蟲害、發(fā)芽率高的優(yōu)良種子。一般采用條播或穴播的方式播種,行距和株距因品種而異,例如甘草行距為30 - 40厘米,株距為15 - 20厘米;板藍根行距為20 - 25厘米,株距為10 - 15厘米。播種深度以3 - 5厘米為宜,播種后覆土并適當鎮(zhèn)壓,確保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。
田間管理對于藥材的健康生長至關重要。 在出苗期要及時查苗補缺,保證苗全苗齊。幼苗期要注意中耕除草,防止雜草與藥材爭水爭肥,同時結合中耕進行培土,促進根系發(fā)育。根據(jù)藥材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合理澆水施肥,在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,促進莖葉生長;中期增施磷鉀肥,提高抗逆性;后期控制氮肥用量,避免徒長。還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,堅持預防為主、綜合防治的原則,優(yōu)先采用農(nóng)業(yè)防治、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,必要時科學合理使用化學農(nóng)藥,但要嚴格按照規(guī)定的用藥劑量和安全間隔期操作,確保藥材質(zhì)量安全。
采收加工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(huán)。不同的藥材有著不同的采收時間和方法,像甘草一般在秋季地上部分枯黃時采挖,將根部連同根莖一起挖出,去掉泥土和雜質(zhì),曬干或烘干;板藍根可在霜降前后收割地上部分,曬干即成青黛原料,其根部則在冬季封凍前或春季解凍后采挖,洗凈泥土,趁鮮刮去外皮,曬干即可;枸杞果實成熟期較長,需要分批采摘,當果實呈現(xiàn)紅色且果蒂處微白時為采收期,采后及時晾曬或烘干保存。
列舉一些好種好賣的藥材品種,詳情電訊。
1.益母草
2.青蒿
3.甘草
4.當歸
5.板藍根
6.白術
7.丹參
8.前胡
9.柴胡
10.蒲公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