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精藥材種子播種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1. 種子處理:在播種前,要對黃精種子進行處理。要挑選飽滿、無病蟲害的種子,然后用溫水浸泡24小時左右,使種子充分吸水膨脹。之后可以使用濕沙催芽的方法,將種子與濕潤的細沙混合后放置在溫暖的地方,保持溫度在20 - 25℃之間,當有30%左右的種子露白時就可以準備播種了。
- 播種時間:一般選擇春季或者秋季播種。春季播種通常是在3 - 4月份,此時氣溫逐漸回升,有利于種子萌發(fā);秋季播種則多在9 - 10月份,土壤還具有一定的溫度,而且經(jīng)過冬季的休眠期后,第二年春天種子更容易發(fā)芽。
3. 圃地選擇與整理:圃地應選擇土層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壤土為宜。播種前深翻土地25 - 30厘米,結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3000 - 4000千克、過磷酸鈣30 - 50千克作基肥,耙平做畦,畦寬1 - 1.2米,高15 - 20厘米,畦面要平整細碎,以利于出苗整齊。
4. 播種方法
- 條播:按照行距20 - 25厘米開溝,溝深3 - 5厘米,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,然后覆土厚約2 - 3厘米,輕輕鎮(zhèn)壓,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。
- 撒播:把種子均勻撒于畦面上,再覆蓋一層薄土,厚度同樣為2 - 3厘米左右,稍加鎮(zhèn)壓即可。但條播更有利于后期管理和通風透光,所以生產(chǎn)上多采用條播的方式。
-
播種量:根據(jù)種子大小和質量確定播種量,一般每畝播種量為2 - 3千克左右。
-
覆蓋與保濕:播種后要在畦面上覆蓋一層稻草或者麥秸等覆蓋物,既能保溫保濕,又可防止雨水沖刷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出苗。同時要注意經(jīng)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,在干旱季節(jié)可每隔7 - 10天澆一次水,每次澆水要澆透。
-
苗期管理:當幼苗出土長到3 - 5厘米高時,要及時揭去覆蓋物,并適當間苗,拔除弱小苗和過密苗,保留健壯苗,株距保持在8 - 10厘米左右。間苗后要立即澆水,促進幼苗生長。還要注意防治病蟲害,及時清除雜草,適時追肥,以保證幼苗茁壯成長。
列舉一些好種好賣的藥材品種,詳情電訊。
1.益母草
2.青蒿
3.甘草
4.當歸
5.板藍根
6.白術
7.丹參
8.前胡
9.柴胡
10.蒲公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