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芪并非樹,而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。關(guān)于“黃芪樹”的說法可能是對黃芪這種植物的誤解或者是某些地方的特殊叫法。
黃芪主要分為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兩個品種。這兩種是藥用
黃芪主要分為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兩個品種。這兩種是藥用
黃芪并非樹,而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。關(guān)于“黃芪樹”的說法可能是對黃芪這種植物的誤解或者是某些地方的特殊叫法。
黃芪主要分為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兩個品種。這兩種是藥用最為常見的種類。蒙古黃芪主要分布在內(nèi)蒙古、山西、黑龍江等地,其植株高度在30 - 80厘米左右,葉為羽狀復(fù)葉,小葉有12 - 20對,總狀花序腋生,花冠黃色。膜莢黃芪分布于東北、華北以及陜西、甘肅等地,它與蒙古黃芪相比,植株相對矮小一些,一般高20 - 70厘米,小葉數(shù)量為10 - 16對,莢果較薄。
除了這兩個主要的藥用品種之外,在自然界中還存在其他近緣種或者變種,例如多花黃芪,它的花朵數(shù)量相對較多;再如金翼黃芪,它的托葉基部延伸成翅狀等,但這些在藥用方面沒有前兩者應(yīng)用廣泛。
品名:黃芪種子
高度:50~90cm
特點:生長快,適應(yīng)性好。
種植期:春夏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順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(yīng)規(guī)格:全新種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