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葉草在改良鹽堿地中有著諸多優(yōu)勢。從其生理特性來看,三葉草具有發(fā)達的根系,這些根系能夠深入土壤中,在鹽堿地中,它可以通過自身的代謝活動,分泌一些有機酸等物質(zhì),這些物質(zhì)可以與土壤中的鹽分發(fā)生反應(yīng),降低土壤溶液中的鹽濃度,從而改善土壤的鹽分狀況。而且三葉草屬于豆科植物,根部有根瘤菌共生,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氮素,為自身和其他植物提供氮肥,提高土壤肥力。三葉草生長過程中地上部分繁茂,可以有效地覆蓋土壤表面,減少土壤水分蒸發(fā),防止土壤表層鹽分過度積聚,避免土壤進一步鹽堿化。
黑麥草對于鹽堿地也有一定的改良效果。它的耐鹽性相對較好,能夠在輕度鹽堿地中正常生長。黑麥草生長迅速,枝葉繁茂,在生長過程中同樣能夠起到覆蓋土壤的作用,減少土壤水分蒸發(fā),抑制土壤返鹽。并且黑麥草的根系也比較發(fā)達,扎根于土壤之中,有助于增加土壤孔隙度,改善土壤的通氣性和透水性,有利于土壤中鹽分隨著水分下滲,減輕土壤鹽堿化程度。不過相比三葉草而言,黑麥草缺乏像三葉草那樣與根瘤菌共生固氮的能力,所以在改良鹽堿地方面綜合能力稍遜一籌。
品名:黑麥草種子
自然高度:40~90cm
修剪高度:4~6cm
特點:耐寒性強,生長快,適應(yīng)性好。
種植期:春秋冬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順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(yīng)規(guī)格:全新種子/草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