蔥蘭屬于石蒜科(Amaryllidaceae)蔥蓮屬(Zephyranthes)的植物。蔥蘭的名字來源于其葉子形態(tài)與蔥相似,花朵潔白如雪,因此得名。蔥蘭主要分布在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(qū),但在中國南方也有廣泛栽培。
科學分類
- 界:植物界 Plantae
- 門: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
- 綱: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ae
- 目:天門冬目 Asparagales
- 科:石蒜科 Amaryllidaceae
- 屬:蔥蓮屬 Zephyranthes
- 種:蔥蘭 Zephyranthes candida
形態(tài)特征
蔥蘭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約15-30厘米。葉子線形,基生,長20-30厘米,寬2-4毫米,綠色或淡綠色,質地較硬。花葶自葉叢中抽出,通常單生,少數(shù)2-3朵聚生,花白色,直徑約4-5厘米,花瓣6枚,雄蕊6枚,花期夏季至秋季。蒴果球形,成熟時裂開,種子黑色,扁圓形。
生態(tài)習性
蔥蘭喜溫暖濕潤、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,耐半陰,不耐寒。適宜生長在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中。在適宜條件下,蔥蘭繁殖迅速,可通過分株或播種方式進行繁殖。在園林綠化中,常用于花壇、花境或草坪邊緣種植,也可作為盆栽觀賞植物。
分布與應用
原產于南美阿根廷等地,后引入世界各地,包括中國南方多個省份。由于其美麗的花朵和較強的適應能力,蔥蘭成為受歡迎的園藝植物之一。蔥蘭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,在傳統(tǒng)醫(yī)學中用于治療風濕痛、跌打損傷等疾病。
文化意義
在一些文化中,蔥蘭象征著純潔、真誠的愛情。因其花色潔白,形態(tài)優(yōu)雅,常被人們用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蔥蘭不僅在植物學上有明確的分類地位,而且在園藝、文化和藥用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價值。
品名:蔥蘭
高度:20~40cm
特點:花量大,顏色艷麗,花期長,適應性好。
種植量:36~49株/平米
種植期:四季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10#120#盆栽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