敗醬草與藏紅花的主要區(qū)別在于它們的植物來源、藥用部位、性味歸經、功效主治等方面。植物來源:敗醬草為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或白花敗醬的干燥全草;而藏紅花則來源于鳶尾科植物番紅花(Crocus sativus L.)的柱頭。藥用部位:敗
敗醬草與藏紅花的主要區(qū)別在于它們的植物來源、藥用部位、性味歸經、功效主治等方面。
- 植物來源:敗醬草為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或白花敗醬的干燥全草;而藏紅花則來源于鳶尾科植物番紅花(Crocus sativus L.)的柱頭。
- 藥用部位:敗醬草以全草入藥,而藏紅花僅使用柱頭部分。
- 性味歸經:
- 敗醬草性微寒,味辛、苦,歸肝、大腸經。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、利濕通淋之效。
- 藏紅花性平,味甘,歸心、肝經。具有活血化瘀、涼血解毒、養(yǎng)血安神的功效。
- 功效主治:
- 敗醬草主要用于治療癰腫瘡毒、腸癰腹痛、濕熱帶下等癥?,F(xiàn)代研究發(fā)現(xiàn)其還具有抗炎、抗氧化及增強免疫力的作用。
- 藏紅花適用于月經不調、痛經閉經、產后瘀阻、胸痹心痛等癥狀。它還能改善睡眠質量,對輕度抑郁有一定緩解作用。
- 外觀形態(tài):敗醬草多為綠色或黃綠色,質地柔軟;藏紅花則呈深紅色至暗紫色細長絲狀,色澤鮮艷。
- 產地分布:敗醬草原產于中國東北、華北及西北地區(qū);藏紅花原產地中海沿岸國家,現(xiàn)我國新疆等地亦有栽培。
- 使用注意:
- 敗醬草性偏寒涼,脾胃虛寒者慎用。
- 藏紅花雖好,但用量不宜過大,孕婦禁用,以免引起流產。
敗醬草與藏紅花在多個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,臨床應用時需根據(jù)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材。
品名:藏紅花種球
高度:20~40cm
特點:產量高,耐寒性強,適應性好。
種植量:16~25株/平米
種植期:春秋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全新種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