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菖蒲與射干雖然同為鳶尾科植物,但二者存在諸多區(qū)別。一、外觀形態(tài)植株唐菖蒲為多年生草本。莖葉二列狀互生,葉片劍形或線狀披針形,基部鞘狀抱莖。它具有球莖,球莖扁球形或圓錐形,外被褐色或紫褐色膜質(zhì)包膜。射干為多年生草本,莖直立,高可達120厘米。根狀莖肥厚,肉質(zhì),黃
唐菖蒲與射干雖然同為鳶尾科植物,但二者存在諸多區(qū)別。
一、外觀形態(tài)
- 植株
- 唐菖蒲為多年生草本。莖葉二列狀互生,葉片劍形或線狀披針形,基部鞘狀抱莖。它具有球莖,球莖扁球形或圓錐形,外被褐色或紫褐色膜質(zhì)包膜。
- 射干為多年生草本,莖直立,高可達120厘米。根狀莖肥厚,肉質(zhì),黃色,根粗壯,須根少。其沒有像唐菖蒲那樣的球莖結(jié)構(gòu)。
- 花
- 唐菖蒲的花較大,花冠筒細長,先端6裂,裂片展開呈星狀,花色豐富多樣,有紅、黃、橙、白、紫等顏色,并且花朵著生于蝎尾狀聚傘花序上。
- 射干的花較小,花被片6,2輪,外輪花被片倒卵形或橢圓形,內(nèi)輪較狹,花色多為黃色,喉部有紅色斑點,花通常單朵頂生或數(shù)朵集成稀疏的總狀花序。
- 果實
- 唐菖蒲蒴果橢圓形或近圓形,成熟時自頂端開裂為3瓣。
- 射干的果實為蒴果,長橢圓形,室背開裂,種子黑色,近球形。
二、生長習性
- 唐菖蒲喜溫暖、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,不耐寒,生長適溫為20 - 25℃,在夏季高溫時需要適當遮蔭,對土壤要求排水良好、肥沃疏松的砂質(zhì)壤土。它一般采用分球繁殖或播種繁殖,種植后約90 - 120天開花。
- 射干比較耐寒,也耐干旱,在陽光充足和半陰處均能生長良好。它對土壤要求不嚴格,但在肥沃、濕潤、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更好。射干主要通過分株繁殖,在早春或秋季進行,也可用種子繁殖。
三、用途方面
- 唐菖蒲主要是重要的切花材料,其花朵美麗鮮艷,常用于制作花束、花籃等裝飾花卉作品,在園藝觀賞方面占據(jù)重要地位。它的球莖可供藥用,有止咳化痰的功效,但毒性較大,需謹慎使用。
- 射干的藥用價值更為突出,其干燥根莖是中藥材,味苦,性寒。歸肺、胃經(jīng)。具有清熱解毒、消痰利咽的功效,可用于治療咽喉腫痛、痰多咳嗽、癰腫瘡毒等病癥。射干也可以作為園林中的觀賞植物,其獨特的花型和色彩為園林景觀增添一抹亮色。
品名:唐菖蒲/劍蘭
高度:50~100cm
特點:花量大,生長快,適應性好。
種植期:春秋冬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順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種球/盆栽